
一位空军讲解员在现场提到:“9·3阅兵式上展示的武器,都不是最新的。”这句话透露出的信息量极大,表明我们看到的只是阶段性成果。阅兵场上令全球军迷惊叹的装备并非最先进配资门户公司官网,还有更先进的未展示,意味着中国军工“技术储备池”比外界预估更深、更广、更具前瞻性。

9月22日,福建舰传来重磅消息:空警-600预警机、歼-15T舰载战斗机、歼-35战机全部完成了在航母上的弹射起飞。央视新闻在最新报道中明确提及轰-6N等机型还有“后续机型”,并让大家拭目以待——这几乎是摆明了在暗示传说中的“轰-20”。

官方媒体已非首次对轰-20的存在进行暗示。去年11月,中国空军新一代战机概念图对外公开,图中歼-35身后出现一架大型飞翼式隐身轰炸机,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轰-20。再往前看,去年3月11日,香港商报记者就下一代轰炸机“轰20”的进展情况向空军副司令员王伟进行追问,王伟回应称“快了”“不存在什么瓶颈,科研人员有能力攻克”“这是值得骄傲兴奋的事,意义重大”。

早在2021年,中国空军官方宣传片中曾出现外形轮廓明显为飞翼式隐身轰炸机的CG图像,引发广泛关注。从2016年时任空军司令员马晓天首次证实其研发存在,到2024年空军副司令员王伟自信宣告“所有技术瓶颈均已攻克”,轰-20的每一次进展都牵动着全球战略神经。

美媒认为中国应早在20年前就开始研制下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轰-20,其航程超1万公里、有隐身性能、大载弹量,打击范围覆盖第二岛链及太平洋西部,空中加油后可实现全球打击。美国“战区”网站援引五角大楼最新发布的《2024中国军力报告》称,今年上半年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(轰-20)不存在技术瓶颈,很快就会问世,大家拭目以待。”然而,美国情报部门分析认为,中国的下一代隐身轰炸机轰-20在2030年之前“现身”的可能性不大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美媒在“贬低”中国轰-20轰炸机的同时,又称中国正在研发另一款极为神秘的“大杀器”——中型隐身战斗轰炸机,即隐身歼轰-XX。而后续曝光的歼-36,似乎正符合这一描述。美媒推测有一定根据,我们确实在研制美军所说的隐身歼轰-XX等可部分替代轰-20的飞行器,且进度或更快。此外,第六代战斗机或已在研发中,其6000公里航程、超10吨内置载弹量及超音速巡航能力,也能部分替代轰-20。

综合多方信息,轰-20研发或已进入收官阶段,原型机或可公开展示,相关方传递“敬请期待”信号。参照歼-20先例,轰-20或选在美国政府高层访华等重要外交节点首次亮相。

尽管有观点指出,中国已成功构建起自主的陆基中远程导弹体系,并确立了相应的技术标准。这类导弹凭借其卓越的性能,能够精准打击美军在第二岛链乃至第三岛链范围内的关键目标。此外,中国还具备陆基与海基双重洲际核打击能力,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新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研发的紧迫需求。然而,对于中国空军而言,轰-20的研发与部署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,甚至可以说是迈向“战略空军”转型的关键一步。

中国轰-6N虽通过搭载鹰击-21或长剑-20扩展了打击半径,但受平台局限火力密度不足,最多挂载6枚导弹,而美军B-1B升级后可挂载12枚AGM-158反舰导弹。美军B-2轰炸机在2025年6月“午夜铁锤”行动中穿透俄制S-300防空网,飞行37小时投送钻地弹摧毁伊朗地下核设施,展现隐身与全球抵达能力。

具备更新技术、更为先进的轰-20列装后,将助力中国空军成为能够独立开展远程战役行动、拥有低风险或非弹道导弹打击手段,且能在整个太平洋区域与美国进攻型空军力量相抗衡的部队。
一旦轰-20揭开面纱,将成为捍卫国家主权、安全和发展利益的“空中定海神针”。相比此前中国以东风-26等远程常规弹道导弹瞄准美国在“第一第二岛链”的军事目标,轰-20的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战术威慑部署的成本与时效性。
在当今国际安全局势愈发错综复杂的背景下,轰-20的亮相无疑将以无可辩驳的姿态向全球昭示:中国已然拥有捍卫自身核心利益的全方位战略实力。它犹如悬于天穹之上的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配资门户公司官网,更是奏响维护世界和平的“时代最强音”。任何企图以武力威胁或触碰中国底线的行为,都将遭遇这柄隐形利刃带来的空前战略反击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